“赵老板,这次你可真得救救我呀!我要不是走投无路了,也不会给你打这个电话。”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嗨,别提了,我是上了那些该死的东洋鬼子的当了。”
老刘气冲冲的骂着。
赵老板没有出声。
只不过表情显然是有些复杂。
要说得意也算不上得意,幸灾乐祸多少还是有一点儿的。
“瞧你这是说的哪的话?你不是和那些东瀛人关系好的很吗?他们行事礼貌,严谨,和他们做生意可轻松了。”
却听着电话那头的老刘声音越发的苦涩和羞愧起来。
“赵老板,您还是别讽刺我了,我是真知道错了,现在才认清楚那些东瀛鬼子的真面目啊。”
“这是哪里的话?你刚刚和他们签了一个大单子,价格可比市场价还要高半成,就算他们晚一点付尾款也是能理解的吧。”
“赵老板,我是真知道错了,我不该当初不听你的劝阻留个心眼儿,信了那些东瀛鬼子的鬼话,到现在真是追悔莫及呀!赵老板,您可真得帮帮我,要不然我这工厂就得拱手让人了。”
听到这话,赵老板语气中的讥讽终于消失了。
脸色也越发的冷了下来。
这位刘老板也是富家子弟,几十年前是靠着家里做买办发家的。
到了他这一代,倒也是响应号召做了实业,开办了日化厂。
他们家和东瀛人有着关系,加上他也是八面玲珑,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大之后还在东瀛留过学,个人能力和性格都不错。
办的厂子也是日渐兴隆。
是在那北方几省之中数得着的日化大厂。
他这个人也没有别的毛病,唯有一个就是太喜欢东瀛人。
而赵老板和这位刘老板也勉强算得上是朋友。
虽然说两人的立场并不完全一样,赵老板对于外国人就是比较警惕的。
但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哪怕是两人在这些问题上有些分歧,也不妨碍他们生意上有所往来,生活中也略有关系。
一个月之前,这位刘老板很高兴的告诉了赵老板,他又和东瀛人签了一笔大生意。
只要他能够按时供货,提供足够分量的产品,东瀛人不仅可以用高出市价半成的价格将货物收购,还会转让给刘老板一项新的化学技术。
天上哪有这样掉馅饼的事儿?
赵老板当时就提出了质疑。
刘老板解释说,是因为东瀛人想交他这个朋友,也看好他的厂子发展,想要入股他的日化厂。
但是刘老板虽然和这些东瀛人是朋友,却并不想让别人染指自己的生意。
因此也就没有谈拢。
那些东瀛人倒也没有生气,反而很有气量的表示理解。
还以朋友的口吻立下了这个君子约定。
若是刘老板能够按时供货,就能够得到他们所说的好处。
但要是不能按时供货,就得赔出巨额的赔偿金,还要给这些东瀛人购买股票的优先权。
虽然说这只是小事,但其实在合约的签订之中,七拐八拐几乎已经变成了刘老板违约就要把厂子贱卖给这些东瀛人。
赢的大,输的也大。
但是刘老板对自己的产量很有信心。
而且刚刚做好了扩产的打算,所以东瀛人给他们定下的目标并不算高。
刘老板就看在这些东瀛人谦逊有礼的份上互相非常有君子风范的立下了这个约定。
正是得意洋洋的时候,哪知道才过了一个月,居然突然打电话找赵老板求救。
“你说说,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刘老板用一些哭丧的语气说着。
“这些该死的东瀛鬼子!他们勾结了地方官员,还派出人手,装成土匪的样子,暗中截留我的原料。”
“这半个月已经被截了两次了,足足有十万大洋的原料。”
“第一次被截了之后,我也发了狠花了重金沿路打点,还请了护卫。也幸好是花了这些钱,在第二次被抢的时候打死了一个。”
“我和这些东瀛鬼子比较熟,他们的兜裆布我还是认得出来的,这才知道是这些畜生在暗中下手。”
“我也找他们吵了几架,也找了官府说和,但他们都像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样,根本不为所动。而且官府也并不站在我这一边。”
“赵老板,你得帮帮我,看在以往交情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要不然再过两个个月,我这厂子就要拱手让人了。”
听着刘老板的哭诉,赵老板也沉默了。
帮他还是不帮他?
如果要帮他要怎么帮?
他和刘老板的情分还没到这个份儿上。
而且说实话是不想帮的。
以前他不听劝告和那些东营鬼子走的近,还在那里冷嘲热讽,认为别的国家更优秀。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实业与阴谋(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